低剂量TBI联合MAC方案在接受HSCT的高危活动性AM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晚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有效根治方法。然而,高危AML患者接受allo-HSCT后,面临较高复发率及治疗相关并发症高发的双重挑战,导致其预后仍然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许多研究旨在同时降低复发率和减少非复发死亡率(NRM)。这些研究比较了高危AML患者接受清髓性预处理(MAC)和减低剂量预处理(RIC)治疗的疗效,结果表明MAC和RIC方案效果均不理想。近日,有研究者发表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旨在评估联合低剂量全身放疗(TBI)的MAC方案治疗移植前高危活动性AML患者的可行性和疗效,期待提供治疗策略新见解。
研究方法
该研究选取了2020年8月-2023年7月,根据NCCN指南判定为细胞遗传学高危,且在移植前表现为活动性疾病的患者。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4-65岁,且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COG PS)≤2。
该研究为单臂研究,纳入的患者采用FACT预处理方案:在第-10天给予6Gy剂量的TBI,在第-9天至第-5天给予150mg/m2的氟达拉滨和10g/m2的阿糖胞苷,并在第-4天至第-3天给予2g/m2的环磷酰胺。
主要终点为1年总生存(OS)率。次要终点包括非复发死亡率(NRM)、2年OS率、1年和2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复发率、急性GVHD(aGVHD)和慢性GVHD(cGVHD)发生率。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该研究共纳入21例接受FACT方案预处理后进行allo-HSCT的高危AML患者。15例为原发性AML患者,6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继发AML患者。移植前患者接受化疗的中位周期数为3(范围:2-9),从诊断到移植的中位时间为5.3个月(范围:2.7-21.3个月)。21例患者中包括6例初次诱导失败(PIF)、8例复发和7例微小残留病(MRD)阳性。
植入、GVHD及其他并发症
19例患者成功植入,2例患者发生原发性植入失败。植入失败的2例患者均接受了脐带血移植(UCBT),其中1例患者成功接受挽救性单倍体HSCT(haplo-HSCT),但10个月后死于复发;另1例患者在植入失败后因感染死亡。其余患者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连续3天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为15天(范围:11-28天),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连续7天血小板计数>20×109/L且未输血)为17天(范围:11-55天)。
13例(61.8%)患者发生aGVHD,其中7例(33.3%)进展为2-4级,发生2-4级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4天(范围:21-350天),其中2例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相关。器官受累情况:皮肤、肠道和肝脏分别为6例、5例和2例。1年累计2-4级aGVHD发生率约为30.7%(图2A)。8例(38.1%)患者发生cGVHD,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182天(范围:128-386天)。2例接受haplo-HSCT的患者出现重度cGVHD(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1年和2年累计cGVHD发生率分别为36.0%和43.0%。
患者还接受了病毒再激活监测,分别有10例(47.6%)和9例(42.9%)患者出现EB病毒(EBV)血症和巨细胞病毒(CMV)血症。12例患者出现疑似HHV6病毒血症,其中3例患者已确诊。1例患者经活检证实发生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累及肝脏),该患者最终死于该疾病。
生存结局
中位随访时间为29.5个月。截至最近一次随访,10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包括:疾病复发(5例)、感染(3例)、心脏并发症(1例)和颅内出血(1例)。1年累计NRM发生率为9.5%。1年和2年的OS率分别为74.8%和53.4%,RFS分别为71.5%和65.0%。
研究结论
FACT方案是治疗移植时存在活动性疾病的高危AML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清髓性预处理替代方案。该方案通过联合多种治疗方法与药物,在未显著增加NRM的前提下,可能克服耐药问题,从而取得相对积极的预后结果。未来研究将着重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以在更大患者队列中更全面地探讨FACT方案的局限性与优势。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xkfh.com/zuixindongtai/20250614173250-67176.html
400-700-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