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突破8年!CAR-T联合疗法让晚期肝癌患者实现长生存
来源:华夏肿瘤康复网发布时间:2023/11/19 23:04:06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全世界第六大常见癌症,每年约有74万新发病例,其中大约一半在中国,在我国肝癌相关病死率仅次于肺癌,高居第3位。临床上肝癌多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其亦可侵犯流出道形成肝静脉癌栓(HVTT)、下腔静脉癌栓(IVCTT)甚至右心房癌栓,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4%~4.9%。肝癌合并HVTT/IVCTT患者预后极差,多在短时间内出现肝功能衰竭或癌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心脏填塞等,若不进行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3个月。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翟博领衔的研究团队,在一期期刊CancerCommunications上发表一篇关于局部治疗(微波消融/伽马刀)联合CAR-T(CAR-GPC3)细胞疗法治疗晚期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IVCTT)病例报道,两名患者均神奇的获得了5年以上的无病生存(PFS)和8年以上的总生存期(OS)。
图片源自网络,侵即删
研究背景
CAR-T(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全称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它是一种通过人体自身免疫细胞来杀死肿瘤的免疫治疗。CAR-T疗法的基本制备流程是:先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在体外将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改造后的T细胞扩增培养到一定数量后,回输给患者以快速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CAR-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能够产生的深度和持久的反应,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实体瘤相关抗原以及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迄今为止,CAR-T在实体瘤治疗方面存在较大限制,治疗前景尚不明朗。
GPC3(Glypican-3)是由580个氨基酸组成的65kD蛋白,其可通过影响Wnt和YAP等信号通路控制癌细胞的增殖,进而影响肿瘤的转移。GPC3仅在胎儿的肝脏和肾脏中表达,而在健康的成人中已很少表达。由于GPC3在70%-80%的肝细胞癌患者中呈现特异性高表达,在成人的正常组织,甚至脂肪肝,肝硬化,肝炎,或肝损伤等肝脏病理组织中很少看到GPC3蛋白的表达,因而GPC3被认定为肝癌预后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本研究选用针对GPC3的CAR-T细胞(CAR-GPC3T细胞)治疗。
病例介绍
病例1
病例1患者为50岁男性,患有乙型肝炎肝硬化。
2014年12月
确诊为Ib期肝细胞癌,初始治疗为导管肝
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2次治疗后
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
2015年3月
接受了微波消融(MWA)治疗,病情进展迅
速,在接受微波消融后6周内出现下腔静脉
癌栓;
2015年5月
因经济原因,患者放弃了系统性治疗,自愿加入了临床试验。入组后,患者接受了肝细胞病变部位微波消融(MWA)抢救治疗和伽马刀治疗下腔静脉癌栓。随后,患者接受了自体CAR-GPC3T细胞治疗回输治疗。
随访结果发现,患者的甲胎蛋白(AFP)从治疗第14天的1210ng/ml迅速降至121ng/ml,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在使用CAR-GPC3T细胞后,患者未接受其他任何治疗,其于2022年11月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肝脏超声检查和AFP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没有复发,AFP水平正常。因而总体而言,患者经CAR-GPC3T细胞治疗后超过5年未检测到癌症复发,总生存时间超过8年,安全性方面也未在重要脏器观察到CAR-GPC3T细胞治疗相关毒性。
病例2
病例2患者为54岁男性,患有乙型肝炎肝硬化。
2014年12月
确诊为Ib期肝细胞癌并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
2015年2月
肿瘤复发,后接受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1次,微波消融(MWA)治疗
2次;
2015年7月
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病情迅速进展,出现肝脏复发、下腔静脉癌栓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2015年8月
接受了伽马刀治疗下腔静脉癌栓;
2015年10月
接受了两次微波消融处理肝脏复发肿瘤;
2015年12月
因经济原因放弃了系统性治疗,自愿加入了临床试验,随后接受了自体CAR-GPC3T细胞治疗回输治疗2周期;
2016年6月
因腹膜后淋巴结增大和AFP升高接受了伽马刀局部治疗。
随访结果发现,患者的甲胎蛋白(AFP)由1301ng/ml迅速降至565ng/ml,2016年经历咖玛刀治疗术后AFP恢复至正常水平,在此之后,患者未再接受其他任何抗肿瘤治疗。因新冠原因患者后一次随访时间为2021年11月,2023年3月电话随访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总体而言,此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同样超过5年,总生存时间超过8年,安全性方面也未见重要器官发生CAR-GPC3T细胞治疗相关毒性。
总结
既往研究证实,总体而言CAR-T细胞治疗对实体瘤治疗疗效不佳。而本研究将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提出一个新的治疗策略,即联合局部治疗和CAR-GPC3T细胞治疗用于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局部治疗可以清除可见的肿瘤,而随后的CAR-T细胞治疗可以消除不可见的病灶和循环肿瘤细胞(CTCs)。这一治疗策略在两名GPC3阳性HCC患者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超过5年的无病生存和超过8年的总生存期。这表明联合局部治疗和CAR-GPC3T细胞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因而,尽管CAR-T细胞目前还不能消除大的实体瘤,但其可能通过杀死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治疗肿瘤复发和转移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这也为未来其他实体瘤的CAR-T治疗提供新治疗策略。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xkfh.com/zuixindongtai/20231119230406-54238.html
最新动态分类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
康复热线
400-700-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