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康复网
您当前的位置:华夏肿瘤康复网 >> 最新动态 >> 媒体报道 >> “神舟九号”开展医学实验15项

“神舟九号”开展医学实验15项

来源:华夏肿瘤康复网发布时间:2012/7/19 14:35:33

  搭乘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在万众瞩目中顺利升空,此次将开展多种空间科学试验,其中就包括15项航天医学相关空间实验。据介绍,在15项航天医学相关空间实验中,最主要的有5项。在这5项重点任务中,有4项与失重防护相关研究有关。


  航天飞行对前庭眼动、心血管及脑高级功能影响研究。

   神舟九号飞船飞行前、中、后同步检测航天员动脉脉搏波、静脉脉搏、脑电和眼动,这是我国在微重力环境下首次进行的系统(人体)生理学研究实验。

  “这项实验将促进对失重生理效应机理的系统认识,其研究结果将为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专家说。


  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的细胞学机制研究。

  航天员将利用能用带有绿色荧光的报告基因反映成骨细胞Cbfa1活性的成骨细胞模型,在空间失重条件下,通过整合素抑制剂和IGF-1处理细胞,研究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变化,探索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变化。

  专家指出,此项研究聚焦成骨细胞对IGF等重要成骨因子的响应性变化,为针对关键细胞信号分子开发相关的靶标药物以及制定预防措施奠定了基础。


  空间骨丢失防护技术研究。

  空间骨丢失是制约人类长期空间飞行的主要风险之一,在此次“太空之旅”中,将采用对人体无损、高效、耗能小、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的力刺激仪对航天员进行力刺激防护,首次在轨开展短时直接力刺激空间骨丢失防护技术研究,通过高频、低幅、短时力负荷刺激提高骨细胞敏感性,增加骨间隙液流增强骨细胞活性,从而达到对抗空间骨丢失的效果。


  航天员在轨人体质量测量。

  专家表示,首次在轨测定航天员人体质量,积累失重环境下人体质量变化的数据,将为执行后续中长期飞行任务航天员的医监医保提供依据。而此次测量也将填补我国在轨人体质量测量技术的空白。


  关注飞行舱内空气质量

  在“生命禁区”的浩渺太空,如何为航天员在真空、温差极大、辐射极强的空间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尤为重要。此次航天员将开展的另一项航天医学重点实验为“在轨有害气体采集与分析实验”。


  监测睡眠清醒生物周期节律

  据了解,在“神九”任务中,我国首次开展了针对航天员睡眠与生物节律的基础性研究——“睡眠清醒生物周期节律监测”,以探索空间环境对生物节律的影响。


  在此次发射中,中药在医学防护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神九”航天员还将开展在轨微生物检测、失重条件下扑热息痛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多项航天医学实验。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xkfh.com/zuixindongtai/2012/20120719143533-22.html

康复热线

400-700-2099

点击咨询

请扫描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