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父亲先后确诊两次肺癌抗癌经历
来源:华夏肿瘤康复网发布时间:2024/9/14 19:41:47
2019年,我的父亲已经61岁,正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父亲在单位工作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的第一件事我们就想给父亲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没想到这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就查出了大问题。2019年5月29日,父亲被确诊为肺癌。
医院的医生拿着父亲的CT片子对我说,“左肺下段占位性病变,有2x2.4cm,估计在中晚期了。”
医生的这句话一直在我心里打转,因为当时父亲的情况很不好,双侧纵隔淋巴结已经肿大,我盘算着如果父亲通过进一步的检查还有更坏的情况出现,我该怎么办?
父亲的病情根本瞒不住,检查之后他和我说,有什么你就直接说吧。他年轻的时候受过苦,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抗压能力,我想这也是他能坚持持续治疗的原因。而我的母亲无法接受这个消息,她焦虑和担心父亲的身体,虽然不会当着父亲的面说出这些话,但我知道她时常一个人偷偷叹气,她或许也在想,为什么父亲会得这个病。
确诊之后,我就带着父亲去了重庆新桥医院。经过PET-CT的检查后,我们等来了好消息,父亲双侧纵隔的淋巴结肿大是炎性的,最重要的是目前还没有出现远端的转移。我长舒了一口气,心里压抑的焦虑终于释放出来了,既然结果不是很坏,那现在就可以选择手术切除。
手术
6月13日,父亲在这一天进行了左肺的手术切除,术后的病理分期是中分化、ⅡB期腺癌,这比之前医生预估的分期提前了,真是一个天大的惊喜。在医院休养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带着父亲出院回到了老家的三峡中心医院。术后医生给的治疗方案是再做4次化疗巩固,预防复发和转移,化疗结束后,父亲就到了随访期。
从2019年5月份到10月份,我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好在父亲的治疗可以顺利进行,化疗结束后每三个月一次复查,彼时我觉得父亲已经是一个健康的人。没想到这段美好的时光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父亲又再次复发,这一次病情更是来势汹汹。
2020年初,全国遭受新冠疫情的肆虐,父亲的复查也受到了影响,本该是1月份的复查时间被推到了3月份。庆幸这次检查没有问题出现,我们就安心的等待下一次复查时间的到来。
却不曾想到,2020年7月份,时隔3个月的又一次复查,父亲的病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种治疗方式,一是再次选择手术切除,二是选择药物治疗。
我们联系到了周教授向他咨询父亲是否还有手术治疗的机会。周教授给我们的答复是,“有手术的希望,但根据肿块的位置,可能要切除两叶肺,这对病人以后的生活会产生影响,严重的情况会有肺衰竭的出现,是否坚持手术,家属要考虑清楚。”
当时自己的理解是,放弃手术就等于放弃根治治疗的机会!可是父亲已经经历了一次手术,60多岁的高龄,哪还能再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商量后决定放弃手术,寻求药物治疗的希望。
父亲在2019年就已经做过基因检查,没有驱动靶点,无法选择靶向治疗,且PD-L1表达只有1%。
医生建议我们说,可以使用免疫联合化疗的方式来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医生给我们推荐的药物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一月后的检查结果告诉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现在的父亲已经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重新拾起了自己的爱好。他喜欢钓鱼,空闲时间我总会带他出去,从下午四五点一直钓到晚上的11点。我常常感叹父亲的毅力,一件事可以坚持这么久,即使自己是一位癌症患者,他总是能从容不迫的坐在那,盯着河里的鱼儿上钩。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xkfh.com/kangfuzhinan/20240914194147-7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