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品广告与真实的差距
每个产品要让消费者所熟知,都必须经过宣传,而宣传的主要手段则是广告。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因此决定了它离不开夸张与比喻。本身适度的夸张和比喻是对产品的一种美好意境的表达,但现实生活中铺天盖地的广告往往事与愿违,过度的夸张使广告成了夸大宣传,甚至是虚假广告。特别是药品,因为对药品的夸大宣传,使患者不仅损失金钱,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非常有必要了解药品广告的一些陷阱,这里说说几种常见的夸大广告以助区分。
一、用欧、美国家和国家领导人做文章
常见用欧美、国家领导人、医疗机构的高度认可或曾经使用过来做宣传,这类产品的宣传99%都是虚假广告,拿欧美做文章是利用人们的崇洋心理,拿领导人做文章则是把他们参加的学术会中捕风捉影而来,然后通过移花接木而嫁接到产品上的,产品本身和他们没一点关系。其实,若真如他们广告所说,那么一定是正规药品,正规药品都会有一些医院在临床使用。
二、用专利做文章
市场上有许多宣称获得专利的广告药品其实90%都不是功能疗效专利,而是产品的包装、规格、剂型等这类的专利,它们和产品的疗效没有直接关系,这类广告是指鹿为马,打打擦边球。产品专利有外观类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技术发明专利三种类型。其中,前两种专利只是针对产品的形状、包装、图案、剂型、使用方式等方面的专利,此类专利与产品有效成分、功效无任何关系;第三种专利则属于最新的科技发明、或原有事物的特大创新,此类专利有极高的科技含量或与前事物相比较在技术、效果等方面有特大突破或提升。
故鉴别专利从两方面:1、看专利名称,能分辨其专利属于哪一类,与功效有无关系。2、看专利的摘要说明,由此可以知道产品的功效与前同类产品相比较在技术、效果等方面是否有特大突破或创新。
三、保健品(准B)当药品宣传
保健品当药品宣传是中国医药市场的顽疾,药监局明文规定保健品不起治疗作用,不能替代药品,但由于患者听信虚假广告,又不懂分辨药品和保健品而导致上当受骗。肿瘤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谨慎选择的过程,所以肿瘤患者及家属一定要学习一些药品常识,懂得自己去鉴别和选择药品非常重要,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看批准文号 在国家药监局规范的药品批准文号中,国药准字“B”为保健品:仅有提高免疫力,起保健的作用,达不到治疗目的;国药准字“H”为化学药品:治疗药品,见效快,有耐药性,毒副作用较大;国药准字“Z”为中成药:治疗药品,疗效好,无耐药性,无毒副反应,可长期服用;
2.看说明书 产品广告夸得天花乱缀,但说明书上一个字也不能改,否则违法的,所以只有说明书上明确写明用于肿瘤治疗的药品才具有抗癌功效,才能保证疗效。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xkfh.com/guanyuxiehui/2012/201208250919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