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康复网
您当前的位置:华夏肿瘤康复网 >> 癌症科普 >> 泌尿系统 >> 肾癌 >> 肾癌的诊断 >> 肾母细胞瘤病理改变及临床分级

肾母细胞瘤病理改变及临床分级

来源:华夏肿瘤康复网发布时间:2024/8/31 17:25:37

  肾母细胞瘤源自肾小管的上皮细胞,研究揭示,高达88.5%的透明细胞癌展现出近曲小管抗原的表达,而87.5%的颗粒细胞癌则表达远曲小管抗原,据此推测,透明细胞癌可能源自近曲小管,颗粒细胞癌则可能源自远曲小管。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其外观特征可能大相径庭。

  通常而言,透明细胞癌呈现黄色,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分明,似乎包裹有薄膜,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预后相对乐观。而颗粒细胞癌,其癌细胞形态多样,呈立方形或多角形,胞浆内富含细胞器,特别是线粒体,使得胞浆呈现伊红色颗粒状,腺管状结构清晰可见,间质由丰富的毛细血管构成。与透明细胞癌相比,颗粒细胞癌的细胞核异型性更为显著,细胞排列杂乱无章,恶性程度较高,预后相对较差。未分化型癌细胞则呈现出梭形或不规则形态,类似于肉瘤。

  肿瘤的病理分级是评估其预后情况的重要参考,也是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依据Fuhrman核分级标准(1992),肾母细胞瘤被细分为以下四级:

  1级:癌细胞拥有小而圆的深染核,染色质模糊,几乎不见核仁。

  2级:癌细胞体积稍大,染色质较为清晰,高倍镜下可观察到部分细胞内存在不明显的核仁。

  3级:癌细胞进一步增大,以明显的核仁为主要特征。

  4级:与3级相似,但细胞核形态更为多样,出现多分叶及巨大的核仁。


转载请注明:https://www.hxkfh.com/aizhengkepu/20240831172537-47905.html

点击咨询

请扫描微信平台